農達生化新聞中心
news center隨著生態保護、食品安全等理念深入人心,化學農藥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政府和市場也呼喚更為安全有效的生物農藥問世。在過去30多年中,全球生物防治市場從不足一億美元迅速增長到如今數十億美元的規模,市場研究公司Dunham Trimmer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生物農藥市場規模超過30億美元,而根據中國化工行業情報分析公司CCM的研究,2016年中國生物農藥生產和銷售企業超過260家,年產值超過4.477 1億美元,約占全國農藥年產值的10%。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加快整個生物農藥產業的發展,近日農業部會同財政部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生物農藥登記、開發以及使用的優惠政策。
支持技術產品研發:新農藥的研發是一項高成本、高難度的工作。為促進生物農藥的發展,我國一直對農藥批發和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近一年來,我國持續下調增值稅稅率,農藥稅率已由13%下調至9%,降幅達30%。此外,為了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企業所得稅政策規定,企業研發費用在稅前據實扣除基礎上,允許再加計扣除75%。此外,結合實施“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后設立天敵昆蟲防控技術及產品研發、天然生物農藥的合成生物學與組合合成技術等項目,支持相關科研單位開展更多研發、技術集成和示范工作。同時,通過組建企業牽頭、科研單位參加的天敵昆蟲、生物農藥等科企合作創新聯盟,政府希望結合科研單位和企業的優勢,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加快產品產業化生產進程。
使用生物農藥的補貼政策:高昂的價格是制約我國生物農藥應用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政府致力于通過提供財政補貼加快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措施的推廣應用,減輕農民負擔。例如農業部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每年安排8億元農作物病蟲防控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在低毒生物農藥推廣方面,每年從部門預算中安排1 000萬元用于示范推廣。與此同時,各地政府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實行綠色防控補貼政策。例如,江蘇省財政每年安排5 000萬元用于蔬菜低毒生物農藥使用補貼和綠色防控、專業化統防統治補助,吉林省每年投入近9 000萬元,實施玉米、水稻等作物大范圍“放蜂治螟”,上海市、區兩級財政對蔬菜、水稻病蟲綠色防控物化補貼每畝達150元和80元。多殺霉素等農藥新品種新技術都在這些政策資金的支持范圍。
以試點示范促推廣:促進生物農藥使用的另一項政策是開展更多的生物農藥試點示范。示范項目有助于提高農民對于新技術和生物農藥的關注度,促進農民深入了解新型綠色病蟲害防控技術。同時,在示范開展過程中,農民可以獲得一手的生物農藥應用知識和技巧,有助于大限度地發揮藥效。自2016年以來,按照“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思路,我國逐步建立600個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150個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縣、設立6個萬畝連片和25個百畝以上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區。這一舉措已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全國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29.4%,比2014年提高了9.4%。
簡化登記資料要求:為了鼓勵生物農藥的注冊,加快生物農藥登記步伐,農業部在保障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種類生物農藥的特性,減少試驗內容、縮短試驗周期。例如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制劑和性誘劑(一種生物化學農藥)免農藥殘留試驗;環境試驗資料方面,植物源農藥、微生物農藥、生物化學農藥制劑分別比化學農藥減少環境試驗資料4項、7項和8項(表1),而性引誘劑可免除環境試驗。在實驗周期和費用方面,生物農藥藥效試驗可在1年內完成,比化學農藥縮短1年,整體的注冊周期和試驗費用比化學農藥更低。此外,農業部還將逐步建立綠色通道,進一步加快生物農藥登記工作。
我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會采取更多措施,逐步用生物農藥取代化學農藥,努力促進生物農藥的研發、注冊以及使用。